《摆渡人》触发口碑舌战:记鸡汤史上一次狠痛的“滑铁卢” | 全媒观
由王家卫监制、编剧,梁朝伟、金城武领衔主演......一手好牌的《摆渡人》口碑却异常惨淡。虽然观众不买张嘉佳这碗鸡汤的账,但不可否认的是,鸡汤派绝对是互联网生态中的第一大帮派。
根据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心灵鸡汤类文章目前是微信上最受欢迎的文章种类。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众号,有19个是情感类账号。无论争议的声音多大,鸡汤文化还是在广袤的互联网土地上萌芽、生长、枝繁叶茂,并且品类丰富。
这些年的鸡汤都熬出了哪些口味?
咪蒙:IP化的另类鸡汤
在咪蒙之前,市面上广为流传的鸡汤文大都继承了《读者》《意林》的衣钵,走的是温暖治愈的风格。咪蒙的脱颖而出,首先在于她打破了惯有模式,让人们在逐渐厌倦了鸡汤的腻味之后,猛地发现这口爽辣。
一年前,咪蒙凭借一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吸粉20w。在尝到营销甜头之后,她又乘热打铁发布了《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一篇刷屏爆款文,一年内累积了600w+粉丝。
咪蒙的这种风格,被大家称为“毒鸡汤”,在浇灌了一众粉丝的同时也让不少人产生了质疑。但无论如何,如今的咪蒙俨然已变身为鸡汤届的现象级IP。在广告主最看重阅读率和转化率的今天,“咪蒙”即流量。她背后站着的千千万万“城市中被婚姻锁住对未来不安感极强的少妇”,是中国民间消费资金的实际控制人,直接控制着资金流入时尚、旅游、母婴市场。
当然,鸡汤的IP化也并不限于图文。在日益火热的短视频领域,鸡汤类短视频也渐受金主青睐,在内容创业的大潮下,披着生活方式外衣的鸡汤体短视频往往更容易轻揽流量和用户。
新世相/张嘉佳:商业化的情怀鸡汤
论及拿捏粉丝痛点、戳中大众情绪,除了咪蒙,新世相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手。从“逃离北上广”到“丢书大作战”,在“情怀”的包裹下,新世相成功操纵了一场场爆款营销,而它的创始人张伟业从不讳于谈及他们的商业野心。
张嘉佳,那个被誉为“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2013年,他在微博上发表了33篇睡前小故事,该系列微博被转发超200w次,阅读超4亿人次,这些故事最终被结集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出版,总销量超400w册。
张嘉佳的鸡汤故事简单易懂、金句频出且流行畅销,却难见新意与深度。以《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为例,30多篇短故事,每篇都遵循着“立题—讲故事—点题”的套路。再借用知乎“为什么张嘉佳突然就火起来了?”问题下的最高赞答案,“在初看觉得此人文笔惊艳,但是看多了就发现其实肤浅得很,翻来覆去就这么两下:无非是酒吧排挡痴男怨女,再加点网络流行语,庸俗得很。其实就是个加强版的网络段子手而已。”
在将睡前小故事集结出版并取得极大成功之后,张嘉佳继续着其鸡汤的商业化之路:将小说拍成电影。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到《摆渡人》,两部电影虽口碑跌水,但票房仍在争议中领跑,也不失为一种极具复制性的商业化成功。
广大中年企业家:逆袭的成功学鸡汤
市面上的鸡汤大抵有三种模式:一紧扣女性婚姻生活,二是有关青春成长体验,三便应是长盛不衰的成功学鸡汤了。
“同学们,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同学们想过没有?是为了让你跑,为什么人的腿比许多动物的腿都长,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所以,大家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个点上开始跑。”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新东方之所以那么火,除了要归功于其英语教学水平,同样也在于励志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氛围。在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下,从教材到课堂都飘荡着一种“成王败寇”的竞争法则。在这种氛围之下,鼓励学生们坚持苦学、战胜自我的各种励志文章就获得了生存空间。俞敏洪的鸡汤,由亲身经历出发,对于那些渴望成功、渴望出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可谓是具有强心针般的作用。
从成功人士变人生导师,与俞敏洪相似的还有李开复和马云两位大牛。对于受众来说,熬制者本身的成功就最具有说服力。
社交时代的“鸡汤大讨论”
仅仅是在2016年,社交网络世界就因咪蒙的文章引发了八次论战:“这个时代是否需要‘致贱人’的偏激?”、“粉丝帮孩子入学打脸吗?”“甲方乙方谁傻×?”、“有趣是一辈子的春药吗?”、“爱国也讲究姿态吗?”、“睡丑逼用词不慎”以及“洗稿风波”和“实习生风波”。令人瞩目的是,在这一年里,以“反咪蒙派”为代表的反鸡汤文化的生长速度也教人叹为观止。
以《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一篇文章为例,该文一经发出,便迅速炸出了各大持反对意见的自媒体集体炮轰。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微信公众号雷斯林的《钱都给你咪蒙赚了,公司好不好关她一个实习生什么事》一文,通过鲜明对立立场,撕出新一个爆款。在“站/撕咪蒙”的论战中,人们的口水多是围绕于事件本身上。
除了微信,在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上的“鸡汤大讨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豆瓣上,以#心灵鸡汤#为标签且有一定规模的小组就有十余个,其中既有分享鸡汤帖的,也有教你如何炮制鸡汤文的。除此之外,间隙也可见几个“反心灵鸡汤”、“反鸡汤联盟”的小组。
相较而言,知乎上似乎更为集中的“反鸡汤”阵地。人们用批判性的眼光、解构性的思维,或激烈或讽刺或理性地将鸡汤之害一一拆解开来,在“你知道什么反鸡汤语录?”问题下,目前已有553个用户进行回答。人们将段子、表情、诗歌、视频等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以调侃的方式表达着态度。
其实,三年前“拒绝心灵鸡汤,自媒体有出路吗?”这一围绕鸡汤的热门讨论就在微博上掀起了不小的水花。讨论的发起者彭晓芸提到,自媒体通过高度人格化、鸡汤化来增强读者黏性,但也容易被读者绑架。三年后,当越来越多的咪蒙和新世相占据着头条和流量,我们还是否分得清是我们绑架了他们,还是他们绑架着我们呢?
为什么说社交时代鸡汤是刚需?
历时累积的庞大受众集群 & 当下互联网的阅读传播方式
“心灵鸡汤”一词,应追溯到美国从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用简短的故事讲述着积极人生道理的系列畅销书《心灵鸡汤》。当心灵鸡汤作为西方的舶来品来到中国,它最早是在诗歌界开花发芽。80年代末,汪国真的诗句就以其浓郁的励志色彩成为教科书级别的鸡汤诗句。
“《读者》与《青年文摘》那样的暖心素材汇编,《高考材料作文必备金句XX例》中那些耳熟能详的警句真理,以及路遥、汪国真、席慕蓉、三毛、刘墉、周国平这些曾经的文化偶像带来的激越、欣慰和感动,本质上都已经在日常的文化熏陶与训练里,构成了鸡汤的雏形、变体与滥觞,或者说,为鸡汤预备下了足够庞大的受众集群。”
而互联网时代则是更适宜鸡汤文化生长的土壤。一是鸡汤体文字/图片/视频通俗易懂,无须具备前提性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吸收起来不费脑子;二是其体量小的特点十分适合社交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也契合了人们对于点击率和转发率的要求。
心理学解读:受众从鸡汤文化中获取的安慰与共鸣
临床心理学博士史蒂芬·布莱尔思曾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励志心理学这样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它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甚至可以说是给人们提供了自我麻醉和逃避的港湾。
心灵鸡汤的制胜法宝,离不开它对于用户的精准定位。它们准确地抓住了那些情感脆弱而又相对缺乏理性的人群,用小故事使人产生共鸣,用精神胜利法安抚情绪,从而给人以虚拟的力量感。同时,倾向感性思维的人,相对而言又更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分享。当他们自认为受到感动和鼓舞的时候,分享的欲望变为更为强烈。
每个时代都需要鸡汤文化。实际上,很难说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甚至是苏轼的“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就不是鸡汤,它们鼓舞了失落苦楚的人重燃斗志或是豁达看开,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从文化类型上看,鸡汤这种文体类型本无错,在经受时间的拣选后,同样具备被熬成经典的潜能。只是要判断鸡汤的智慧,应在于思考和深度,而不在于口水和眼球。